Luo Hao

摆烂和休息

rehoni / 2024-01-10


Q1:你怎么知道你现在不想做的事情“摆烂”一小时、一天、一周之后就想做了呢?

A1:摆烂放在干活前,优质摆烂是对行动的辅助,劣质摆烂是对行动的逃避。

Q2:什么是优质的摆烂?

A2:即深度的休息,允许自己干活前先停一停。找到努力和休息间自洽的平衡点

Q3:怎么摆烂?

A3:你的摆烂只要满足了:1、持久力2、回复力3、清晰力 那就别再自责,大胆摆放心摆主动摆,比逼迫自己强十倍。

1、持久力:努力与摆烂的差距空间。人能持久的努力很棒,能持久的啥也不干也是本事(深有体会,我会自己逼迫自己不要停下摄入信息,不管好坏)

a、不要出现人在摆烂心在努力的浮躁状态。努力与摆烂之间有很多中间状态,努力时不要那么努力,摆烂时也不要那么摆烂才是能持久的最佳状态。

我们更喜欢给自己定一些难以实现的目标(虚幻完美主义),定下这些目标让你短暂的脱离了平凡摆脱了当下,直到你重新陷入摆烂。

真正的蜕变在于适度的承受压力。

压力远大于能力就会焦虑,远小于能力就会无聊,既不无聊也不焦虑的状态才是最佳的跑道。进入长期的努力状态,即心流。

b、破局测试:努力后远远达不到目标成果,再做一次故意不那么努力做差一点。如果成功反而更好,则证明自己做了无用功。

2、回复力:摆烂到努力的加载时间。精力条越低状态越差,控制精力不要进入红色区间。可以增加精力条上限或者精力快见底了就先停下回复(参考塞尔达耐力条机制)

假的休息:刷抖音等,持续消耗你的注意力。

回复注意力最好是主动的休息。

主动休息能激发身体里的放松反应,身体的心率减慢、血压降低,肌肉松弛,深度而稳定的呼吸频率会增加。

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正念和冥想。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式高效的清空大脑垃圾信息。

3、清晰力:清楚知道为什么要休息和什么时候开始休息。

休息和摆烂有区别吗?

人不愿意干活有两种状态,一是不干活比干活要舒服,二是干了一会儿没有耐心了。即避难趋易、急于求成。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。

休息的人在于能意识到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出口,建立长线思维或降低任务难度,把充电看做是停靠站而不是终点站。

摆烂的人用理性来掩盖自己避难趋易与急于求成的现象。

第一是责怪外界,我想运动但是刚吃饭不久。 第二是责怪自己,我坚持不下去是我不够优秀。 这些理由是我们精心设计的理性高墙,搁着任务本身。介绍这些理由的难度比完成任务要低得多。

有清晰力的摆烂就是面对自己。

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手段让自己一直处于努力的状态。努力不一定成功,成功不一定快乐,沉浸在虚幻的努力中和长期摆烂一样的危险。 如果工作就是你的本质,那么当你停止工作的时候,你也会走向消亡。 不应认为自己无权休息,太过功利的休息也会毁坏自己。

PS:我们可以在摆烂阶段做一些暗示接下来行动的事 eg:不想写稿子就看书,容易被作者文笔触动获得动力。

总结:

想要开摆时询问自己:

1、是否可以降低抵触找到摆烂和努力的中间状态继续下去? 2、接下来的努力是否必要? 3、现在开摆是在回复你的注意力,还是消耗你得注意力? 4、是否能在摆烂阶段暗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? 5、你是否理解自己无法行动、想要摆烂的真正原因? 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