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o Hao

不说反话

rehoni / 2024-09-11


想想自己就有这样的毛病,究竟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已不容考究。

否定自己的情绪、欲望,究竟是一种自制力,还是自我否认,我说不清楚。但是认可自己,勇于表达自己的人,永远是闪闪发光的存在,切记。

但这确实让我反思:我在日常生活里是否有说反话的时刻,需要别人来读懂我情绪性回答背后的真意?我是否有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想要什么,全心祈祷别人突然掌握心灵感应?

答案当然是,确实有。

比如,生气时冷脸否认自己的愤怒,试图营造让对方自责和自我怀疑的场域。也当然有不好意思说自己想吃什么,害怕要求过于突兀,更害怕被拒绝。

否认自己生气,是因为内心觉得对方的疑问是一种指责:你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大动肝火了吧?而我不自觉地认同了这种预设。多少有些怀疑自己的情绪是不正当、不合理的,只能别扭的通过否认来试图达到这样一种效果:这件事对我来说确实不重要,但你应该如临大敌,深刻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,对我作出补偿。

对自己情绪的蔑视和看轻,本质上是把自己看作小孩,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反应都是合理且值得被重视的。反话式的否认,是在动摇和削弱自己的内核。每一句盛怒时的「我没有生气」,都率先站在了对方的立场向自我进攻。每一句想要时的「不要」,都是在打压自我的需求。

「被拒绝」这件事一点都不可怕。我也在很长的时间里害怕被人拒绝陷入窘境,但我愈发觉得如何看待被拒绝这件事,是成年人的必修课。我甚至不想鸡贼地讲,当一群人在害怕被拒绝时,还有一群人在苦恼不敢拒绝她人,两波人完全可以有效对冲嘛。(实际上,这往往是同一拨人。不能正确看待「被拒绝」的人,也没有办法舒展地使用「拒绝」。)这种讨巧的想法,有点暴殄天物了。

「被拒绝」实在太正常啦!所有的想法和需求,在生活的场域里被抛掷出来相互碰撞,不会还是十成新、无瑕,立刻就能转手的。成年人生活里最微小的博弈是议价权的较量。表达措辞、交互态度都是品性的展现。奢望所有人无条件的同意,是自我孩童化——只有小孩子才会认为所有人都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己任。但人的成长,是不可能靠她人的退让一路蒙混过关的。过五关、斩六将筑成的筋骨皮肉,绝不可能出自对手倒戈弃地。

被拒绝了,没关系。因为拒绝别人,也没关系。尊重她人拒绝的权利,理所当然承受被拒绝,也就是尊重自己拒绝她人的权利。想想Phoebe吧,“I wish I could,but I don’t want to.”尊重她人可以仅凭心意随意拒绝她人,也就是允许自己享有同等的权利。

反话是惨烈而隐秘的自断其臂。稳固的内核,一定要有三头六臂的心灵神来守护。

「自我尊重」一定是获得她人尊重的首要且必要前提。自身散发出我不是需要「被看作成年人」,而是「我就是成年人」的气息时,「尊重」,自然就紧随而来了。

内心真正认可自己想法、决策的时候,坚定内核泛出的光,在外表上就是不容置疑的气质,甚至还有一定几率获得无往不利的buff。(就连反面教材不也是吗?刚愎自用的气息是果决的,色厉内荏的气息是柔弱的。)

更重要的是,练习不说反话,是在尊重自己的意愿和心智:所有想法不需要拐弯抹角地、曲折地被表达,只需要像水一样自然流淌出来。所有决策也来自对自己的了解和深思熟虑,哪怕是一时兴起的念头,自己也全然有心气承担错误的后果。

平静的表达可以壮胆,是一种自我赋能。像炉石打牌一样,有些牌的技能是出击,只能对对方使用,有些牌的作用是回血,只能对己方使用。合格的牌手绝不会放弃只能对己生效的牌面。

先给自己赋予了正当性,世界的大门也就此敞开了。

全文来自:思考及感悟|反话是一种自我诅咒,正当性要由自己赋予